摘要:“我們努力營造人人爭做創新主體的氛圍,鼓勵全員創新,在企業降本增效中收到效益。”魯西集團化工與化肥事業集團有機胺事業部黨支部書記劉月剛在4月份創新管理評審會上,談到事業部正在開展的創新活動喜上眉梢。為了激發全員參與創新的熱情,今年初魯西集團又下發了《關于進
“我們努力營造人人爭做創新主體的氛圍,鼓勵全員創新,在企業降本增效中收到效益。”魯西集團化工與化肥事業集團有機胺事業部黨支部書記劉月剛在4月份創新管理評審會上,談到事業部正在開展的創新活動喜上眉梢。為了激發全員參與創新的熱情,今年初魯西集團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全員創新的指導意見》,出臺了相關的辦法和積分評價規則。同時,有機胺事業部將創新與員工評定相結合,建立個人創新臺賬,每周對創新積分排名進行公示,每月對采納創新進行獎勵,創新項目管理員跟蹤項目實施情況進度,讓創新成為“焦點”。據劉月剛介紹:他們鼓勵全員打破固守思想,立足崗位,搞創新,從思想上認識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最大程度激發員工的創新意愿和潛能。有機胺事業部僅4月份就提報技術創新86項,管理創新29項。“事業部的創新工作呈現兩個特點:一是數量多、范圍廣,二是實用性強,推廣價值高”。
為了更深入了解創新的效果,記者進行了進一步采訪.發現來自魯西集團各單位,員工通過自主創新,向企業提合理化建議,實現降本增效的故事不絕于耳:有機胺事業部儀表工程師鄭克冉提出對甲酸鈉噸包和袋裝兩條生產線,分別裝設光電開關,進行自動計數,并直接上傳到DCS,實現了產品產量數據自動抓取,減輕了DCS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也杜絕了人為干擾和可能產生的誤差。
制作小工具提效率
記者來到化工與化肥事業集團氟材料事業部,聽到工人們正在為劉保來點贊:“劉師傅,我剛才試了試你制作的除銹小工具,效果的確很好,而且清理的又干凈!”。
原來,維保人員在給螺栓除銹時,用鋸條一個螺紋一個螺紋的像拉鋸一樣用力拉干凈,大一點的螺栓要10幾分鐘,小的用手還不好控制。劉師傅一直在琢磨這件事。用雙層廢舊不銹鋼板條,焊制成一個三角形,下面再焊上把手,使用時把鋸條放在雙層板條中間,根據螺紋大小用鐵絲進行固定,一只手拿螺栓,另一手輕輕轉動小工具,就能快捷不費力的清理除銹。劉保來告訴記者:“別看這個小工具,不但省力,而且一分鐘就能清理一個螺栓,也提高了維保效能。
改方式消隱患
下料卷板工序鋁管用坡口機打坡口,抬運過程中需要兩名員工頻繁跨越鋁管。有的員工認為,這種工作方式很正常。然而,制造與工程事業集團設備公司副經理趙修坤對此提出了新想法,在坡口機左右增加了兩個工裝,上料工裝高出原工裝10cm,利用這10cm的高差,能夠十分輕松的放置在工裝上進行作業。下料工裝做出40°的坡度,利用這個坡度能快速整齊的將打好坡口的鋁管放置在工裝上。趙修坤說:“原來2個人一天完成450根鋁管,現在1個人就能完成,不但節省人力,降低勞動強度,還消除了安全隱患。”
想辦法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一直是魯西集團的工作重點。化工與化肥事業集團氯堿事業部圍繞挖潛增效、修舊利廢等總結經驗,進行電解槽自主檢修、更換離子膜工作。維保組揣摩方法,利用廢舊陽極網練習電解槽檢修關鍵技術——電阻焊。通過不懈努力,無論在焊接速度、焊點外觀、極網完好性等方面較前期都有了質的提升,從而確保了檢修質量,也大大節約了維修費用。
目前的魯西集團已經形成了“人人是創新主體、人人努力成長、人人盡展其才”的創新熱潮。有這樣一支愛崗奉獻、專注、創新的員工隊伍,魯西集團的明天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