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夏季的《星空演講》如期而至,聽了幾個藝人的演講,感慨頗深,其中趙麗穎的哽咽演講更是讓我心頭一震。一個沒有背景沒有地位的普通女孩靠著自己的努力打拼,成為了一名擁有千萬影迷的成功女明星。她沒有驕傲,沒有停止在自己的“舒適區”,而是一年有360天待在劇組,創
2017年夏季的《星空演講》如期而至,聽了幾個藝人的演講,感慨頗深,其中趙麗穎的哽咽演講更是讓我心頭一震。一個沒有背景沒有地位的普通女孩靠著自己的努力打拼,成為了一名擁有千萬影迷的成功女明星。她沒有驕傲,沒有停止在自己的“舒適區”,而是一年有360天待在劇組,創造自己人生更大的價值。聽了她的演講讓我第一次意識到:逃離“舒適區”,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帖子寫道,“每個人的選擇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做出的最優的選擇。大部分人都是安全感的奴隸”,真是對極了。
何為“舒適區”?它可以是葛優的“北京癱”,也可以是闊太的逛街打麻將;它可以是不愿變化的狀態,也可以是習以為常的嗜好。它是廉價的安全感,是有慣性的懶惰。不過它并非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一些人認為,待在“舒適區”是人生理想;也有一些人認為,遠離“舒適區”為生活真諦。于前者,“舒適區”就意味著最穩定的人生,意味著零風險的安全。就像我們企業的一些三班倒員工,當然也包括我自己,每天感覺很知足,只要不罰錢領導讓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個月的收入還算稱心如意。其實我們就是在工作的舒適區中被磨掉了努力向上的斗志,不愿再接受來自外界的刺激和控制,對某些事物追求的渴望已經淡化,對于此時的我們來說,穩定就是進步。而于后者,處于“舒適區”,不過是在用另一種方式消耗生命,打發時間,總想逃避這個舒適區,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像我們企業新入職的大學生,他們年輕有活力,有理想有抱負,不愿每天單純的坐在格子間里忙碌著同樣地工作。他們積極響應集團號召,領悟企業文化精神,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創新,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創造更大的人生價值。
的確,每個人都有權待在“舒適區”,有權享受,有權舒服。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知不覺,就變成了活在溫水里的青蛙,逐漸忘記了徹骨寒冷和燙皮火熱。因此,更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人這一生,就是要在不間斷接受外界的刺激,以及內心對于目標的追求中,上下求索,咬牙前行。人不怕懶惰,不怕膽怯,只怕懶惰成習慣,膽怯成常態。所以,要大膽的走出“舒適區”,創造更大的人生價值。其實你會發現,遠離“舒適區”之后,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